本篇文章124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为期三天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7年年会11日在北京闭幕。作为唯一的特邀银行,中国第一家赤道银行、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兴业银行(601166),在年会期间与各方代表共同探讨了中国绿色转型的新路子,共同展望了中国和世界的绿色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的一个非盈利的国际高级政策咨询机构。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行动:迈向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兴业银行副行长薛鹤峰作为我行特别顾问出席了年会。薛鹤峰表示,中国的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政策为绿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次年会对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金融支持等问题的讨论,可以促进国内银行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相关各方更多地参与国际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
年会期间,薛鹤峰还与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认为,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除了继续推动本国的绿色转型,各国还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并在全球绿色治理、绿色投资、绿色科技和其他创新领域积极合作。双方表示将在流域管理和海岸带保护方面开展案例研究合作,探索绿色金融合作。
作为唯一受邀参加会议的银行机构,兴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的绿色发展。自2006年以来,兴业银行率先在中国开展能效项目融资业务,开辟了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蓝海”。2008年,它公开承诺采用“赤道原则”,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赤道银行”。经过11年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入培育,兴业银行逐步向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商的目标迈进,并在整个市场上引领绿色金融集团。
截至2017年11月底,兴业银行为14012家企业和项目提供了14070亿元的绿色金融融资,融资余额为6745亿元。支持项目每年可为中国节约2896万吨标准煤、8336.18万吨二氧化碳和40842.37万吨水。
兴业银行不仅在绿色金融融资规模、产品体系、技术标准和专业能力方面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而且开始向标准制定和系统领导迈进。今年,兴业银行先后与贵州、浙江、江西、新疆等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承包金额达2500亿元,积极参与试验区方案的研究起草和相关制度的起草讨论,支持各省(区)建设不同侧重点和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融汇智慧”支持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近日,我行首个跨行绿色金融技术出口项目在九江银行落地。同时,作为赤道原则、能效信贷指引、绿色金融债券相关制度等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兴业银行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金融相关标准、技术和经验的推广、复制和国际输出,努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薛鹤峰表示,商业银行作为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的主力军,需要认真研究绿色转型的新路径,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绿化”转型,为建设“青山在,水清如水,空空气新”的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标题:兴业银行受邀出席国合会年会 共论绿色发展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