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陆红星
2017年12月9日,《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在厦门大学举行。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执行副总编王利民、厦门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林树顺出席会议。总编辑林教授主持会议并作了报告。
据了解,《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系列自2010年以来一直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全面涵盖了能源、环境和气候等热点问题。其目的是为能源和环境决策者制定能源和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和合理参考,为学术研究者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和前沿观点,并向公众传播能源经济和环境知识。
林主编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的倡议不断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合作。在能源领域,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重点。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加快主要能源设备“走出去”。相关领域的合作将补充双方的资源、技术和设备优势。这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节能减排的良好契机。
有针对性的机制来减少碳排放,首先推动碳税和碳交易。碳税采用价格干预,试图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减少排放量。另一方面,碳交易通过特定排放配额下的量化干预来决定排放权的分配。碳税的短期效果较好,可以促进国内高碳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更大的减排。从中长期来看,基于总量控制的市场碳交易应该是实现碳减排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政策工具。
对于清洁能源,林认为,政府应该重点解决“弃风弃光”和生物质能发展滞后的问题。中国“弃风弃光”的核心矛盾在于空的发电与负荷不匹配。因此,中国新能源需要从模仿和学习转向创新和发展,审视大环境下的“弃风弃光”问题,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生物质能在中国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政府在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时必须非常谨慎和有选择性。除了把握不与粮食争地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通过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鼓励生物质能的技术进步和推广。
此外,林认为,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城市轨道交通集中了分散的出行方式,提高了交通量和运行速度,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雾霾控制,也有利于降低油耗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有利于降低油耗和保护环境。
标题:须解决行业“弃风弃光”问题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