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8字,读完约7分钟
实体经济对融资的强劲需求和金融监管的加强,促使一些非标准融资转向表内信贷和流动性紧张,导致年底银行信贷额度较往年收紧。四大银行之一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告诉《中国证券报》,该行在年底前两个月的企业配额仅超过10亿,但在宽松条件下可能达到数百亿。个人贷款也供不应求。许多个人贷款经理告诉记者,即使商业贷款在不久的将来继续火爆,一些银行已经发放贷款至明年1月。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已经启动了信贷动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的加强使得一些灰色方式难以取得进展。例如,许多银行尚未触及这一问题,该计划到期,或者目前的规模保持不变,没有扩张。由于监管的影响,基金子公司和经纪公司的渠道业务也大幅萎缩。相比之下,银行间市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通中心的上市转让成为新的热点。以资产证券化为例,即使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产品是亏本或以公平价格转让的,考虑到高收益资产的投放、提现和转让后维护客户关系的收益,银行仍有足够的发行动机。
信用额度被拉长了
接近年底时,许多银行的信贷额度处于紧张状态。记者了解到,包括工行、建行、招商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在按揭贷款方面都存在缺口,最早也要等到明年1月。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个人贷款经理告诉记者,他的银行也可以接受抵押贷款申请。“批可以批,但我不能说什么时候借。我们银行目前的抵押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高10%。一些想快速赚钱的客户会在此基础上主动提高5个百分点。不提及利率的客户只能等待。”
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抵押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信贷和消费贷款也大幅下降。最近,热门的经营贷款也面临着没有钱放在一边的困境。
一家大银行的个人贷款经理告诉记者:“商业贷款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提交信息,完成审批。到了12月,这笔钱可能会被记下来,但情况并不好。毕竟,在年底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可能要等到明年,我们不敢跟顾客包票。”一位股份制个人贷款经理告诉记者,一些银行已经为明年安排了贷款。
在公众方面,紧缩的配额导致贷款利率上升。四大银行投资银行团队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剩下的两个月里,该行的企业配额只有10多亿元,但在宽松的条件下可能达到数百亿元。“利率也提高了很多。如果是高质量的国有企业,基准利率将上调6%。如果是一般的企业,我们的利率会比基准利率高30%。”
穆迪分析师许婧指出,一般监管机构将控制银行贷款的数量和节奏,一些银行的信贷额度在接近年底时已经很紧张。“此外,今年前三个季度,银行表内贷款增长非常快。可见,银行贷款是今年社会融资较高增长的重要因素,主要由中长期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推动,反映了实体经济融资和居民信贷的强劲需求。此外,在房地产调控下,银行对房地产相关贷款有所限制,而mpa评估对一般信贷增速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可能会加剧年末银行信贷紧张的局面。”
“今年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很紧张。该行债务成本的上升也将使其在放贷时更加谨慎,尤其是专注于选择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流动性环境也导致今年的银行配额比往年更紧。”该行企业业务团队的一名负责人指出。
行动吧。
强贷款需求叠加表中的信贷额度不足也促使银行挖空的心思来动信贷额度。银行转让空信用额度的方式包括银行间控股、采取信托或经纪渠道、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灯中心上市转让。然而,由于监管力度加大,一些灰色转移方式难以实施,银行间市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灯中心的上市转移成为新宠。
“如果它是代表银行持有的,无论它是如何持有的,它都将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投资业务或银行间业务中。理论上,mpa主要是针对个别银行机构的,合规银行可以代表在评估中有问题的银行持有。这种银行间的流动是可以操作的。”一位银行分析师告诉记者,“但现在这种银行间套利是监管和检查的重点,很多银行都不碰它。我们访问的一些银行有自己的业务,现在它们打算终止或维持现有的规模,而不扩大规模。”
“以前,最常见的方式是让银行充当出资人,通过信托、基金子公司、经纪公司和其他渠道直接向出资人放贷,由银行持有受益权。然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基金子公司和券商的渠道业务大幅萎缩,这也造成了挤压。”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资产证券化上市或银行信贷资产登记转让中心上市转让是一种符合监管要求、更加合规的方式,也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方式。”
统计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达到3220.31亿元,同比增长56%。一位参与资产证券化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告诉记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利率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资金紧张时基本利率就会上升。此外,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也将在此基础上产生溢价。像银行一样,他们过去不出售消费资产证券化产品。今年发行这类资产时,投资机构会有更高的利率要求,但现在随着发行产品数量的增加和投资者认可度的提高,利率水平会越接近市场利率,溢价就会越小。”
“单看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问题,银行赚不了多少钱。我们今年做的几个单一产品基本上都是亏本或者价格合理的,主要是因为前期贷款利率很难覆盖转让价格利率。像消费资产证券化这样的产品将会因为更高的前期利率而变得更好,而且它们基本上可以变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债务管理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坚持发行产品的冲动更多的是将低收益资产转化为高收益资产,并实现提现。”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客户关系,银行必须腾出配额,只能赔钱。转售。”
银行信贷资产登记转让中心的上市和转让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式之一。光大信托研究员袁继伟写道,银灯中心的上市转让可以实现非标准竞价和资产打包转让,类似于银行间市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其上市过程更加省时,成为2017年银行信贷资产上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明年信贷增长率可能会下降
中信证券(600030)(香港股票06030)分析师指出,信贷扩张预计将在短期内继续。据估计,2017年第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将达到17%,创下三年来的新高。从需求来看,一方面,债券融资成本高,5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今年5月底首次超过5年期aaa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贷款融资已成为企业最佳的融资决策;第二,近期工业品价格飙升,企业补货意愿强烈,导致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回升。从资本提供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在mpa评估下,表外财务管理已被纳入广义信用的评估范畴,其业务优势已无法弥补其较高的资本成本。商业银行未来很可能会采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作为回报的传统模式。同时,在非标准监管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也减少了非标准资产的配置。
分析师指出,中长期信贷增长缺乏基础。首先,高债券收益率导致的信贷高增长现象无法长期维持,贷款-债券利率倒置现象最终将得到修复;第二,监管加强了加快表外业务回报的进程,提高了新增贷款的基础。明年新增贷款的增长率更有可能下降;第三,以个人抵押贷款为主体的家庭中长期贷款缺乏未来增长动力,企业今年中长期贷款持续高水平,部分是为了“弥补”价格上涨带来的缺口,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
标题:额度再告急 银行施展信贷腾挪术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