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3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徐洪洲)近日,euht技术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上成功示范。在时速高达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上,该技术不仅可以为高速铁路乘客提供高速无线上网,还可以在列车内和沿线实时传输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流畅、稳定。在这次演示中,技术方在京津高速铁路宜庄至永乐段沿线和天津火车站的计算机房内安装了12台摄像机。在高铁上,打开计算机接入信号,秒针在天津火车站计算机房传输的实时时钟视频中平稳运行。
“用最流行的话来说,euht技术就像是将一根超宽带光纤连接到高速铁路上,并通过车辆的空进行传输,从而实现超宽带无线通信。”负责项目系统集成的广东新岸线公司总工程师狄士平告诉记者。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然而,手机信号差和高铁上网体验差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十多年前,在中国高铁的起步阶段,欧洲高铁使用的gsm-r无线通信技术被借鉴,即诺基亚手机时代的2g技术。这项技术经过铁路研究部门的反复修改和修补改进,满足了当时中国高速铁路的需要。然而,根据民用需求开发的技术可靠性低,应用于高速铁路后往往会被淘汰;数据传输速度慢,大量车地数据无法传输。为此,铁路研究部门一直在寻找新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自2015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和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层连续两年共同研究euht技术合作,旨在共同突破高铁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2016年5月,双方决定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设euht网络项目,并进行工业级测试和应用。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euht网络工程由中国铁路工程设计咨询集团设计,中国郝彤天津工程公司施工。广东新海岸线公司提供技术并负责系统集成。在北京铁路局的全力支持下,克服了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线的建设困难,于2017年1月竣工。此后,中国轨道交通的两个权威测试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系统测试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营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不断对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高速铁路系统工程进行第三方独立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euht系统技术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高速铁路以300 km/h的速度运行时,通信切换可靠性达到100%,平均通信延迟为5 ms,the空端口延迟小于1ms,平均传输带宽达到150mbps。这些技术指标超过当前4g移动通信技术10倍以上,满足下一代5g技术提出的性能指标挑战要求。
可以说,euht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已经掌握了能够适应高铁极端环境的工业无线通信技术,这不仅将为中国高铁无线通信核心技术的升级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将为世界高铁无线通信核心技术的升级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最有价值的是,这项核心技术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Euht技术是我国2008年前瞻性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布局,着眼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2010年后,“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3项目)连续六年三轮支持euht技术研究。2014年,新岸线公司开发的首个超高温技术芯片下线量产,标志着超高温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果。
“从研发之初,我们就认为无线通信需要面向未来,它必须从民用消费领域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因此,当时我们明确提出了高可靠性、低延迟、大容量和超高速移动适应性等前瞻性R&D指标。这些要求已得到全球认可,并被纳入今天的5g关键指标要求中。”北京新海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风华说。
euht技术的成功也再次表明,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跨越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集成创新的追赶阶段,进入了核心技术原始创新的领先阶段。Euht技术是一项独创的创新突破,不仅可以解决乘客上网等公共通信问题,还可以解决高速铁路车地通信瓶颈,实现大量车路传感器物联网传输、调度信息传输、控制信息传输、监控信息传输等。,这将全力支持高铁提速,帮助中国进入智能高铁时代。
据陈风华介绍,目前京津之间的基站已经建成,现阶段京津之间的部分列车已经安装了设备。下半年将加快下一步相关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uht技术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强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以及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除高铁领域外,euht技术已经产业化,并应用于城市地铁、农村信息覆盖、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并在广州的一些地铁线路、江西农村的宽带覆盖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二合一”集成制造工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题:高可靠 低时延 大容量 超高速移动适应性――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助力"智慧高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