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作者:刘国华     来源: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摘要:从维护大学生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存在必然性,其底层逻辑在于两种教育提供的健康价值能够实现充分互补,由此产成“1+1>2”的健康效果。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理论、运动技术、人体科学、营养科学等知识,围绕此类知识所衍生的健康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理方面,即促使大学生体魄强健。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情感抚慰、心理矫正、生命教育、情绪管理等知识,围绕此类知识所衍生的健康价值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即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心态积极、性格豁达、情绪稳定、认知正确等,归纳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大学生形成正常与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从维护大学生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存在必然性,其底层逻辑在于两种教育提供的健康价值能够实现充分互补,由此产成“1+1 > 2”的健康效果。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理论、运动技术、人体科学、营养科学等知识,围绕此类知识所衍生的健康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理方面,即促使大学生体魄强健。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情感抚慰、心理矫正、生命教育、情绪管理等知识,围绕此类知识所衍生的健康价值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即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心态积极、性格豁达、情绪稳定、认知正确等,归纳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大学生形成正常与积极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均达到健康水平,且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形成正相关的影响关系。例如,在健康心理状态下产生意志坚忍的情绪,能够让大学生勇敢面对体能挑战、突破运动极限。然而,在高校教育现实场景之中,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存在学科隔离现象,而且受生物体育观的影响,无法实现“身心统一”的健康价值。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要求,高校应加强体育教育模式、方法、资源的创新,为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立足高校,以体育教育为融合载体、以心理健康为融合对象,促使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以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凝聚健康合力,发挥二者的融合意义。其一,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体育教育为参照,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教育主体受生物体育观的影响,更为关注人体机能维度的健康,而对心理维度的健康关注相对较少。构建“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生理康与心理健康相统一的认知。一方面,通过适量、合理、科学的体育训练可以实现生理健康,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形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会处置运动创伤等;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心理学干预可以实现心理健康,让大学生学会改善心理状态的科学方法,如在压力下自主调节情绪、在生活中保持乐观态度、在挑战中生出顽强意志等。在此基础上,引领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从而努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其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教育侧重身体素质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能够带来“1+1 > 2”的健康价值,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效果。综合素养涉及广泛,包括合作能力、协同能力、社交能力等,它们需要良好的身心健康素养作为基础。例如,围绕社交能力展开分析,登山、网球、攀岩等体育运动本身就蕴含社交属性,但要发挥这些体育运动的社交功能,不能单纯依赖体育运动技巧,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共情、与人相处及矛盾化解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育就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其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从终身学的视角分析,“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具有积极价值,这是因为在学型社会中知识更新、技能迭代、职业演变等速度加快,需要各专业人才具备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情境下的强大的适应能力,始终保持学动机与自我发展状态。高校通过构建“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遵循“身心共育、身心统一、身心和谐”等健康指导理念,既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强健体魄、保持充沛精力,又能够锤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能够在各种挑战之下、困境之中,激昂斗志,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其四,“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惯,如形成规律作息的惯需要自觉、自律、自省等积极心理因素作为支撑,如此一来,即便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发展的强大动能。

从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过程三个角度出发,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如下。其一,设置“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下的教研共同体。在独立学科背景下,体育、心理健康的教育主体各自为政,难以发挥教育的融合效果。基于此,设置教研共同体就十分有必要。高校可以将心理学教师、体育教师作为教研共同体的成员,在日常备课中进行有机渗透,在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进行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价值融合。同时,教研共同体成员之间应通过“分层教学 + 分项教学”的合作方式,最大化地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发挥二者的融合价值。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分层)进行的健美操(分项)教学活动,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积极心理学干预行动,以大一新生学情为基础,以健美操运动内容为着力点,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健康价值。利用健美操运动带来的柔韧性、协调性提升以及体能优化等优势,获得生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利用健美操动作、音乐、节奏等带来的心理愉悦,促进大学生消极情绪的排解,从而获得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其二,促进“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下的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在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类资源的整合。一是物质资源。以学科为参照,促进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器械、课程、场地等共享。例如,由体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共同开发选修课程,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泛指从事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人员,以及大学生群体,三方人力资源可以形成“两两互动”的反馈机制。例如,体育教育师资与大学生之间的反馈沟通,主要围绕着体育理论、运动技术、体能训练等内容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大学生之间的反馈沟通,主要围绕着心理课程、情  绪控制、人格纠偏等内容展开;体育教育师资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之间的反馈沟通,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展开。三是信息资源。打破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局限性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平台等,建立“体育 + 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库。其三,构建“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全过程路径。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必须遵循高校自身的教育制度,在分属两类学科领域的前提下,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予以落实。因此,在“体育 +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下,高校可将大学生的每个在校学期视为一个全过程,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融合过程。以大一新生为例,新学期之初,就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评估,在掌握新生心理状况之后,建立心理档案、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等,同时,根据大学生的性别、爱好、民族等差异,联合体育教师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即在体育教学大纲基础上,增添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实践科目,如交际舞、健美操等。进入期中(或第二学期)后,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加入体育协会或心理健康协会,通过“阳光体育”活动,每周组织两类协会开展专题讲座、游戏沙龙等活动,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持续获得身心健康方面的有益指导。进入期终阶段(或第二学年初),重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为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提供依据。

整体而言,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领 域的一线工作者、学术人员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标题: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探究

地址:http://www.0791new.com//jcjj/36818.html